知产案件

通过华东商标转让网

牡丹城酿酒公司侵权郎酒商标被罚

this is index.php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日前公布了2021年以来“铁拳”行动知识产权领域行政处罚典型案例。其中,山东牡丹城酿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金花郎冠酒因商标侵权,被处罚没18.9万元。5月10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已停止生产涉事的“金花郎冠”系列酒。

  根据举报,山东省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在对牡丹城酿酒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仓库内有内外包装及瓶体标签标示“金花郎冠”等系列白酒包装及瓶体标示突出使用“郎”字,涉嫌侵犯“郎”注册商标专用权,执法人员依法对上述产品采取查封行政强制措施,并依法抽样送检。

  经检验,产品质量符合标准。不过,根据调查,上述白酒内外包装及瓶体正部均显著标示“金花郎冠”字样,其中“郎”字位于显著位置且字体较大,“金花”和“冠”分别位于“郎”字的两侧且“金花”字体较小,“冠”字最小,突出的显著识别文字“郎”与“郎”注册商标显著文字读音相同、字形外观相似,且“郎”字具有主要识别商品来源作用,当事人自行改变“金花郎冠”注册商标的字体大小和结构,其行为构成商标性使用行为。当事人在注册商标“金花郎冠”处标示“中国四川”,起到误导公众认为产地为四川的作用。

  市场监管部门认为,当事人上述行为易使公众认为涉案产品与郎酒系列产品存在特定关系,对产品来源产生混淆,存在明显攀附意图。2022年4月,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对山东牡丹城酿酒股份有限公司作出责令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没收侵权商品金花郎冠白酒4750箱、并处罚没款18.9万元的行政处罚。

  5月10日,新京报记者致电山东牡丹城酿酒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已按照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求进行整改。同时,他称,该公司已停止生产涉事的“金花郎冠”酒。

  据天眼查显示,山东牡丹城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原企业名称为菏泽牡丹城酒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有8起立案信息,包括四川省古蔺郎酒厂有限公司作为原告,起诉四川省金花郎冠军酒业有限公司、山东牡丹城酿酒股份有限公司等被告涉嫌商标侵权的案件。此外,今年3月,该公司新增2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30.74万元,执行法院为四川省邛崃市人民法院。

  另据中国商标网显示,山东牡丹城酿酒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申请的“金花郎冠”商标,注册号为5807519,显示为撤销/无效宣告申请审查中,该公司2019年申请的“金花郎冠”商标,注册号为36642917,显示为申请被驳回、不予受理等,该商标已失效。

通过华东商标转让网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市场监管部门查获一起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案

this is index.php

  近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举行全区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启用仪式暨“铁拳·桂在真打”行动推进会。会上通报了2022广西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桂在真打”行动第一批10个典型案件,其中南宁市青秀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南宁市碧禧服装店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案入选。

  据了解,在南宁市碧禧服装店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案中,南宁市青秀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依法对位于青秀区桂雅路的南宁市碧禧服装店进行现场执法检查,发现该店销售的一批带有PRADA、CHA-NEL、VALENTINO、CHLOE、BVLGARI、CARTIER、HERMES注册商标的服装和首饰,经商标所有权人授权的代理人现场鉴定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经查,涉案货值149240元。

  经查实,当事人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南宁市青秀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作出没收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处以涉案货值1.5倍共计22.38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通过华东商标转让网

四川警方抓获一跨省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团伙,涉案金额三千多万

this is index.php

  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5日发布消息,该局从一起群众举报线索入手,组织警力经过数月的顺线追踪,铲除了一个产业链条完整的跨省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查获分布在四川、浙江两地的生产假酒及包装材料黑窝点10个、捣毁生产线12条,缴获假冒品牌白酒100余件,以及五粮液、丰谷酒王、“钓鱼台”、剑南春、沱牌等品牌白酒包材500多万个(枚),涉案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

  警方介绍,今年1月初,绵阳市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准备在绵阳交易一批假冒品牌白酒。绵阳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立即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线索进行核查。1月12日晚,执法人员在经开区一街道边,截获两辆小型汽车,挡获李某某、黄某、刘某波,当场从车内查获四川省知名品牌白酒“丰谷酒王”16件。后经专业部门鉴定,被查获的16件品牌白酒全部为假冒产品。

  经调查,李某某在绵阳从事烟酒生意,经常与一名叫张某英的上家批发商进行合作,被查获的“丰谷酒王”就是在她那里以每件(6瓶)1200元的价格购得的,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李某某购得这些“问题酒”后,以每件1500元左右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黄某、刘某波负责帮张某英送货。

  1月13日凌晨4时,民警顺线出击,在绵阳市涪城区抓获张某英,以及正在与她密谋的钱某某、米某某。警方依法对钱某某住宅进行搜查,室内杂乱堆放着灌装设备和“丰谷酒王”系列白酒成品及半成品,以及大量的外包装、防伪标识、瓶颈盖、瓶盖、固定环、铆钉等。

  钱某某交代,米某某是自己的前妻,一年前,他的老乡赵某贵找到他们,称其掌握灌装制作品牌白酒的技术,邀约钱某某、米某某二人制造假冒“丰谷酒王”进行出售,共同发财。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将钱某某这套三室两厅的住宅房屋作为生产假酒的窝点,并由钱某某联系外地厂家生产假冒品牌白酒标识标牌。

  东窗事发后,赵某贵便不知去向。民警一边全力调查赵某贵行踪,一边联系他的家人朋友开展政策宣传,敦促其投案自首。1月18日,东躲西藏数天后的赵某贵迫于巨大压力,主动来到公安机关自首。

  赵某贵交代,自己在2020年1月从酒厂离职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了快速发家致富便动起了歪脑筋,他找到平日里经常在一起打牌喝酒的老乡钱某某,以及钱某某的前妻米某某商量,以价格低廉的白酒灌装成“丰谷酒王”系列高端白酒进行销售。

  几人商定,花钱回收使用过的“丰谷酒王”空酒瓶,再通过他们的熟人余某才负责联系厂家,先行提供这款品牌酒的包装材料300套。余某才收到13.6万元的购货款后,通过朋友联系到浙江省的一些厂商谈好价格,开始为赵某贵的制假窝点订制“丰谷酒王”标识标牌、防伪标志和包装材料。浙江多个厂家将生产好的包材成品以物流方式发货至绵阳,藏匿在余某才在游仙区租用的仓库内,以供钱某某等人随时使用。

  2021年5月,赵某贵采购大量10多元至数十元每瓶的丰谷头曲、丰谷老窖等白酒,运送到钱某某的住宅中,开始具体指导钱某某等人使用廉价白酒灌装生产假冒“丰谷酒王”,后期包装也是手把手教授,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赵某贵认为自己掌握关键技术,便与钱某某、米某某口头约定:假酒以每件900元最低价格进行销售,除去造假成本,400元利润进行五五分成,赵某贵占五成。

  2021年5月以来,几人生产的假酒主要销售给四川绵阳、成都、广元,以及江西等地烟酒批发商,下家再以每件1500元左右的价格向消费者出售。

  2022年2月,专案组民警抓获了帮助牵线浙江等地厂商、制作假冒品牌白酒标识包材的余某才、熊某、苟某某,捣毁了余某才位于游仙区的租用仓库,查获还未使用的假冒包材和部分制假设备。

  随后,专案组辗转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以及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苍南县等多地,在当地公安机关大力支持下,将四川、浙江两省非法生产品牌白酒包材的20余处窝点和制假生产线打掉,抓获包某某、李某某、杜某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假冒丰谷酒王、五粮液、“钓鱼台”、剑南春、沱牌等品牌白酒纸箱、商标、防伪标识和制假配件500万个(枚),扣押压膜机、渡槽机、电脑、制假模具等大量制假工具。

  至此,专案组经过数月的缜密侦查,成功捣毁分布在四川、浙江两地的生产假酒、品牌白酒包材的黑窝点10个、捣毁生产线12条,涉案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该犯罪团伙的灌装、储存、运输、销售、生产假冒包材等链条被全部铲除。

通过华东商标转让网

普通包秒变名牌包 当心构成商标侵权

this is index.php

  在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广州法院公布了一起涉商标侵权纠纷。案件起因是曾某某在网店销售一款女包,该女包正面使用了YSE标识,该包“E”字母上的“两横”用铆钉铆住。根据宣传指引,消费者购买女包后将该标识中“E”字母的“两横”拆卸后即可变形为标识YSL。

  第807224号YSL注册商标权利人伊夫圣洛朗公司主张,曾某某销售上述商品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诉至法院要求曾某某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

  法院经审理后判决,曾某某的上述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应赔偿伊夫圣洛朗公司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共计8万元。一审判决后,双方服判息诉,该判决已生效。

  法院指出,被诉标识YSE是在商品正面显著位置使用,起到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构成商标性使用。而且,被诉商品与第807224号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属于同一种商品,经比对,两者均由三个字母叠加组成,区别在于被诉标识下方的字母为“E”,而第807224号商标下方的字母为“L”,三字母叠加之后,两标识区别并不明显,构成近似。

  根据涉案网店的宣传可知,将被诉标识中的“E”字母其中“两横”拆卸后即可变形为YSL标识,拆卸后的YSL标识亦为商标性使用,拆卸后的标识与第807224号注册商标构成相同。为此,曾某某销售上述商品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

  涉案网店多条侵权链接名称均使用了“大牌”字样,结合商标知名度、销售规模及原告的维权合理支出,法院判定曾某某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共计8万元。由于被诉侵权标识的不同使用状态均具备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拆卸后变形的标识也是被诉侵权标识的一种使用状态,将不同使用状态的标识均纳入商标侵权比对范围,才能全面保护权利人的商标权利,有效遏制商标侵权行为的频发。

通过华东商标转让网

杂牌牛肉粉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款”五人因侵犯商标权获刑罚

this is index.php

  几捧杂牌牛肉粉,掺和搅拌后,装入品牌包装袋,转身成了网络爆款。经山东省平原县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日前,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被告人李东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65万元;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判处被告人郑西、林南、柯北、郑五有期徒刑三年至适用缓刑不等,各并处罚金。五人均表示不上诉。

  味道古怪的爆款牛肉粉

  D品牌牛肉粉是一种调味料,可用来烹饪汤品、烤肉、拌菜,市场认知度比较高。2019年3月,霍女士在准备夜宵的时候,用了同事推荐的D品牌牛肉粉。出锅后,她却发现跟同事做的牛肉粉味道不一样。霍女士仔细查看了包装,怀疑买到了假货,于是给了商家差评并举报。几天后,霍女士查看购买记录,却发现该商品下架了。

  D品牌注册商标持有人S食品有限公司也在市面上发现了假牛肉粉。在公证处工作人员的见证下,S公司员工从一家叫“调料批发店”的网店买了两箱假冒D品牌的牛肉粉,看到发货地址是山东省某产业园区,便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随即立案侦查,并于2021年6月将李东抓获归案,现场扣押了牛肉粉、包装袋、包装箱、另一品牌的裙带菜等物证。李东交代:“为售卖假牛肉粉,他在网上刷了近一万单,销售额大部分都是刷单得来的。”承办检察官通过认真梳理刷单记录和微信售卖等相关证据,最终认定李东涉案数额为120余万元。

  从微信聊天记录中挖出隐蔽制假链

  那么,大规模假冒D品牌牛肉粉的包装袋、包装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从郑西那里买的包装袋和纸箱。”李东交代,2017年6月,李东在某平台上看到可以定制包装袋和纸箱的网店,就加了郑西的微信。沟通中,郑西称可以提供D品牌牛肉粉调味料的包装袋和纸箱。根据李东提供的线索,公安机关将郑西抓捕归案,并将二人提请平原县检察院批准逮捕。

  承办检察官经审查认为,李东、郑西实施犯罪的行为前后无意思联络,不应认定二人为共同犯罪。于是承办检察官建议公安机关调整侦查方向,围绕郑西及其上游卖家涉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监督立案。

  在梳理电子证据的过程中,承办检察官发现,郑西提供的包装,是由林南、柯北、郑五联手制造的。经查,林南擅自制造该包装袋11万余个。柯北因自己做不了包装袋外层彩膜,遂联系制版公司业务员赵某介绍郑五帮其做彩膜,再由柯北合成包装袋成品8万余个。郑西则将制好的包装销售给李东,从中赚取差价。

  制版方是否要对客户的委托履行审查义务

  “制版公司销售部的业务员按照接单版费3%至5%的比例拿工资。”赵某对检察官说,某制版公司没有要求销售部业务员对委托制版方是否拥有知识产权进行审查。

  对此,办案检察官自行补充侦查,在调取相关合同的同时,电话询问了赵某所在公司的离任和现任负责人。调查后,检察官发现,合同中约定某制版公司应“确保委托制版的产品拥有合法知识产权或合法使用手续(如注册商标注册证)”,然而,某制版公司在落实此条款时,对销售部是否应当审查知识产权合法性未作明确要求。

  承办检察官介绍,“赵某长期从事制版业,理应知晓应对委托制版方尽必要审查义务的行业惯例,其行为放任了犯罪结果的发生,涉嫌犯罪。但鉴于赵某主观恶性不大、带领侦查机关现场抓捕郑五构成立功,也有认罪认罚、赔偿损失取得谅解等情节,故依法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为使案件办理取得最佳效果,办案组积极向被侵权人提供法律咨询,同时通过向犯罪嫌疑人释法说理,说服其认罪认罚并向被侵权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同时,平原县检察院及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针对知识产权领域加强执法检查、普法培训,防患于未然。

通过华东商标转让网

湖南冷水江法院:销售假冒品牌养生茶牟利621万元 7人获刑!

this is index.php

  日前,冷水江法院依法审结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件,判处7名被告人五年至一年一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追缴全部违法所得,并处266万元至5.25万元不等的罚金。目前该案已生效。

  经审理查明,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被告人罗某、陈某、潘某、文某、杨某在冷水江市某小区租赁工作室做电商生意,从网上及被告人王某处低价购买假冒的某品牌养生茶,通过淘宝和拼多多平台销售牟利。被告人王某和李某在将该假冒品牌养生茶线下分销给5名被告人的同时,采取同样的方式在线上销售。经统计,7名被告人已向他人销售该假冒品牌养生茶金额高达1142万余元,违法所得共计621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罗某、陈某、王某等7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综合7名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法院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通过华东商标转让网

海南文昌破获一起跨区域制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

this is index.php

 海南省文昌市公安局依法严打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助力文昌创建一流营商环境。记者4月30日获悉,文昌警方日前发布一起典型案例——姚某等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文昌市公安局根据举报线索破获一起跨区域制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处,缴获大量假冒外商投资企业品牌的轴承及商标标识,依法保护了外企在琼合法利益。

  2022年3月,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主犯男子姚某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25万元。

通过华东商标转让网

陕西西安公布5起侵犯版权典型案件

this is index.php

  近日,西安市版权局公布了2021年度5起典型案件,倡导全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版权的法律意识。

  1.李某非法传播视听作品侵权案

  2021年8月,李某为给自己的抖音号吸粉引流,谋取非法利益,未经权利人许可,对视听作品《三国》进行简单删减切条,制作了280余段《三国》短视频,在其运营的抖音APP账号中大量传播,严重侵犯权利人合法权益。

  西安市版权局依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对李某作出警告,并处没收其违法所得1.4万元、罚款1.6万元的行政处罚。

  2.高某非法传播音乐作品侵权案

  2021年9月28日,高某未经权利人许可,在其运营网站“车载音乐”和微信公众号“车载音乐”中,通过在线播放、有偿下载、销售车载音乐U盘等方式,复制、发行以及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侵犯著作权人和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侵权作品。

  西安市版权局依据《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对高某作出警告,并处没收其违法所得6000元、罚款1.3万元的行政处罚。

  3.某公司侵犯软件著作权案

  2021年8月,某公司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购买使用破坏权利人技术措施的软件产品,以达到不受限制地使用权利人软件的目的。

  西安市版权局依据《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对该公司作出没收破坏权利人技术措施的软件产品,并处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

  4.职教教材专项整治系列案

  2021年,西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针对职教培训机构涉嫌使用盗版教材开展了专项整治。经巡查,西安3家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使用的《创办你的企业》《茶艺师》《美容基本技能》等培训教材全部为侵权盗版。

  西安市版权局依据《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对3家学校作出没收侵权盗版图书,并各处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5.李某销售侵权盗版图书案

  西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在市场巡查中发现,李某经营的书店销售大量法律硕士联考系列侵权盗版书籍。

  西安市版权局依据《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对该书店作出没收侵权盗版图书,并处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

通过华东商标转让网

福建厦门市同安一制假窝点被端,涉案金额达上千万!

this is index.php

  厦门市公安局发布两起涉企经济案件。其中一起案件,厦门市公安局全链条打掉一个横跨闽浙赣三地的制售假冒厦门某品牌太阳镜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涉案金额上千万元。

  今年初,厦门某知名眼镜公司发现网购平台上出现多家假冒其品牌的眼镜商家后向厦门警方报警。接到报警后,厦门警方成立专案组深入调查发现,该眼镜造假作坊已经形成了一条从零件进货、制作贴牌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这些零部件产商分散在多个城市。

  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第四大队大队长陈刚介绍,对方善于运用化整为零的手段来逃避打击,具有一定反侦查能力。专案组民警连续一个多星期在外地蹲守,终于摸清整个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并收集固定了该团伙制假售假的主要证据。

  1月19日,专案组组织警力收网捣毁了位于省内外的3个制假售假窝点,成功抓获主犯范某宝(男,33岁,福建政和人)在内的犯罪嫌疑人5人,现场缴获5000余件假冒某驰名商标品牌的眼镜产品及假冒注册商标印制模板、电脑、手机等一批作案工具。

  经查,2019年以来,犯罪嫌疑人范某宝、吴某俐(女,33岁,福建三明人)等人购买由犯罪嫌疑人张某(男,31岁,浙江台州人)、犯罪嫌疑人肖某才(男,44岁,江西赣州人)生产的假冒某品牌的眼镜及包装物,以厦门市同安区某住宅为窝点,将假冒某品牌的眼镜和眼镜盒、眼镜布等包装物组装成套,并发展徐某凯(男,27岁,福建政和人)等人为代理,注册四十余个网店对外大肆售假。

  目前,犯罪嫌疑人范某宝等4人已被依法执行逮捕,犯罪嫌疑人吴某俐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通过华东商标转让网

制假售假化妆品产业链被查!涉案金额高达3100万元

this is index.php

  将正品化妆品稀释后灌装到高档化妆品空瓶中,再假冒大牌化妆品销售给消费者,涉案金额高达3100万元。近日,随着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法院对应某、贺某、胡某等三个代购作出了有罪判决,这起包括韩某、池某、李某、陈某在内的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尘埃落定。

  隐藏在居民楼里的“化妆品工作室”

  在北京京郊一栋很不起眼的居民楼里,每天都穿梭着几个忙碌的身影,这里隐藏着一间神秘的“化妆品工作室”。走进房间,只见货架上琳琅满目,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

  池某将一种神秘的液体熟练地灌进一个化妆品空瓶里,仅几分钟的工夫,一瓶SK-II“神仙水”便新鲜出炉。地上摆满了池某灌装好的海蓝之谜、SK-II“神仙水”等大牌高档化妆品,一旁的李某则忙着对照发货单挑选、打包化妆品。电脑上的聊天软件嘀嘀地响个不停,韩某热情地回复客户:“亲,我们的货是拼团从泰国免税店刷过来的,价格绝对优惠哦!”

  一直做代购的应某是韩某的老客户之一。起初,应某为自己的顾客寻找代购的化妆品时,偶然刷到了韩某的店铺。少量购买了一些后,应某觉得质量还可以,价格也便宜,便相信了韩某的店铺并长期从这里购买化妆品。

  韩某店铺里的化妆品分为正装和简装,简装的价格只有专柜价格的三成左右。应某也曾产生过怀疑:“为什么你家化妆品的价格这么便宜?”韩某给出的理由很“充分”:“我们是从香港还有台湾等地团购的,大宗购买价格有优惠。”“这次的包装怎么跟之前卖的不一样?”“这次的货是新版包装,刚上市的,不信你可以去专柜验货。”如果应某问得再深入些,韩某就不回复了。

  凭经验,应某觉得韩某卖的化妆品可能是真假勾兑的,但由于价格便宜,她常常“打包吃货”,大批量买进。同样被韩某店铺“超高性价比”吸引的还有代购贺某和胡某。仅2018年至2020年,应某、贺某和胡某三人就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在韩某处购买了近1650万元的化妆品,随后分别销往江苏、安徽、云南、福建等地。

  2020年6月,江苏扬州的张先生收到在应某处代购的化妆品后,怀疑是假货,遂报警。

  稀释正品化妆品后灌进空瓶造假

  张先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货比三家通过代购买的化妆品,并非来自境外或免税店,而是从一个小作坊里生产出的假冒化妆品。

  韩某、李某和池某三人自上学起就认识,毕业后合开了一家化妆品网店,售卖海蓝之谜、SK-II、希思黎等大牌高档化妆品。2015年,店铺亏损严重,经常有客户退货。为了减少损失,韩某等人便将化妆品试用装灌到大瓶中,冒充整瓶继续销售。一来二去,三人竟然从中嗅到了“商机”。

  自2016年起,三人开始研究如何勾兑、稀释化妆品再重新灌装销售。韩某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的造假原料,把握好勾兑和稀释的比例,便可瞒天过海,忽悠消费者。此外,三人还要回收大量正品大牌高档化妆品的空瓶及外包装。

  为此,韩某在网上四处收购正品大牌高档化妆品瓶子,并在一个二手闲置物品交易网站认识了专门倒卖化妆品空瓶的陈某。“大客户”韩某十分豪气,曾一次性下单过200个空瓶并要求最好包装完好。陈某觉察到韩某可能是在做什么非法生意,但法律意识淡薄的他认为,反正自己不参与,与自己无关,仍长期为韩某提供化妆品空瓶。

  就这样,韩某、李某和池某三人分工协作,采用稀释正品化妆品再灌装的方式大量生产假冒化妆品,仅2018年至2020年间,非法所得就超过3100万元。

  从转账记录中挖出制假售假产业链

  2020年11月,该案被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移送至扬州市广陵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受案后,该院积极引导公安机关全面收集固定证据,通过对韩某等人在网上销售的订单信息、聊天记录、转账记录溯源追踪,相继锁定了代购应某、贺某、胡某,以及倒卖化妆品空瓶的陈某,全链条打击上下游犯罪。

  “该案所涉及的注册商标均为知名化妆品品牌。”检察官表示,“韩某、池某、李某三人在未获得授权许可的情况下,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化妆品并对外销售,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陈某明知韩某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仍为其提供化妆品空瓶,同样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

  2021年7月,经广陵区检察院提起公诉,韩某、池某、李某、陈某一审被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至二年六个月不等的刑罚,各并处36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罚金。后四人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于同年10月25日作出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此外,应某、贺某、胡某三人明知韩某等人售卖的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化妆品,仍然购进后对外销售,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办案检察官通过全面释法说理,最终促使三人全部自愿认罪认罚。今年4月28日,经广陵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三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至三年不等刑罚,各并处60万元至26万元不等罚金。

  检察官提醒

  通过网络渠道购买化妆品,应选择正规平台及官方认证的旗舰店,切莫为了贪小便宜而上当受骗。对一些简装、价格大幅低于市场价格的化妆品要格外警惕。消费者如发现买到假货,要保留相关凭证并及时报案,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